可調控式胃束帶手術(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)
為1990年發展的減肥手術,一種由矽膠製成的可調節式胃束帶,醫生把膠圈置於胃的上部,將胃腔分成上下兩部分,接連食道的上半部較小,大約只有15~20cc的容量,之後注入生理食鹽水藉以把胃束緊,當病人進食時,食物通過食道進入胃上半部,此時因為胃束帶已注滿鹽水,食物欲經過的通道已被收窄,故而食物需要慢慢通過,滯留的食物將會令胃感到飽脹,因而減少個案的進食量,進而達到體重減輕的效果。
手術後病人需要一段適應期,約在院2~4天即可回家,最初一週的食物將由清流質開始至流質食物,二至三週只能攝取半流質食物及無熱量的飲料;此外手術後必須養成少量多餐、乾濕分離的飲食習慣,並且絕對禁吃高熱量食物,例如含糖飲料、可樂、汽水、油脂類點心、奶昔、麵包及酒等,再則需要定期於門診進行胃束帶鬆緊度的調節,因為有部分個案會適應胃的容量,不自覺便會多吃,此時醫生便需要注入生理食鹽水把胃束帶再收緊些,協助個案體重控制。
由於腹腔鏡手術的發展,可經由腹腔鏡植入。簡稱為LAGB(laparoscopic adjustable gastric banding),商品名為Lap-Band。美國FDA在2001年通過認可為合法的減肥手術;台灣衛生署則在2006年10月通過。目前腹腔鏡胃束帶手術可說是最簡單、最安全的減肥手術,併發症很少,幾乎無死亡例。一年後的減重效果約可減去30%~50%過重的體重,預估三年後才可達到減去50%~75%過重的體重。由於手術方法簡單,具可調節的特性,又可避免傳統胃隔間容易造成嘔吐及復胖的缺點,目前已全面取代胃隔間手術。
袖狀胃切除手術(sleeve gastrectomy)
將胃大彎切除,但保留幽門,約只剩下40%的胃,藉此減少胃容量而達到減肥的效果;這種手術的優點是:手術困難度不高,所花的手術時間也較短,而且不會有術後營養不良的情形,此外藉由切除胃底部、減少胃容積及降低饑餓激素(Ghrelin)的分泌,可達增加血糖調控之功能,因此有治療第二型糖尿病的成效,其已成為近十年來成長最多的減重代謝性手術,是目前全球最常見的減重手術,約佔七成。
胃繞道手術(gastric bypass)
將胃用吻合器切除分隔為二部分後,僅保留胃上部極小部份的胃囊(約30-50cc)來重建。在正常情況下,食物由食道進入胃,經過十二指腸通往小腸,由小腸負責吸收養分;而胃繞道手術是把小腸切斷,剩下一小截的小腸接連到胃上部的小胃囊,人體吃下的食物很快便到達小腸,但由於胃容量縮小,且小腸縮短,營養吸收自當隨之減少,因此更能快速達到減肥效果;但也因為無法吸收的食物很快排出體外,所以接受胃繞道手術者很可能出現有腹瀉的情形。
由於手術的複雜度與困難度較高,手術風險相對提高,因此所花的手術時間也會較長,此手術在體內有很多吻合處,可能會有機會出現滲漏或出血的合併症,因此必須選擇有經驗的專業醫師來執行手術,藉由其專業的知識與經驗,將可大大降低手術的合併症;而手術後個體可能會因基本營養攝取不足,需要儘可能長期監控營養狀況與服用營養補充劑等;繞道手術的優點是減肥的效果較快,也比較不容易復胖,手術效果較胃隔間好,並且已經過許多大型實驗證實,其對於第二型糖尿病治療具有卓著的效果,因而雖然手術風險較高,但在1990年代以後亦逐漸成為美國減肥手術的主流,目前在美國的減肥手術中將近有70%為胃繞道手術,其已成為美國減肥手術的黃金標準(golden standard),意即為目前此種手術已是美國減肥手術的首選。
膽胰繞道手術(biliopancreatic disversion)及十二指腸轉位手術(duodenal switch)
此法乃先將胃大彎切除以減少胃容量,再保留幽門與將上端十二指腸和下端小腸相連,達成消化液與食物分流之效果;這兩種吸收不良型手術目前均有醫師執行,但由於後遺症較多,容易造成長期的營養吸收不良,因此多保留為第二線的減肥手術。